4月2日,中央文明辦發布今年3月份“中國好人榜”,全國107人(組)上榜,女兒病逝后主動退還善款43萬元的滁州明光市管店鎮管店村村民張玉榮榮登榜單。
人物簡介:張玉榮,女,漢族,1970年12生,誠實守信好人,明光市管店鎮管店村村民。
事跡簡介:2018年4月,張玉榮女兒張蕊查出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通過“水滴籌”向社會發動捐助,成功籌齊治療費50萬元。但治療期間,張蕊病情極度惡化,最終于6月15日上午去世?;I集的50萬元善款,張蕊治療花去小部分,還剩43萬元,張玉榮再次通過水滴籌平臺,將剩余善款返還給了好心人。
正 文
“把好心人捐的錢留給媽媽吧,這樣媽媽就有錢養老了,我在天上也不用擔心了。”明光市管店鎮管店村22歲的張蕊彌留之際,牽掛著長年患病與她相依為命的媽媽張玉榮。
父親過早離世,媽媽外出務工掙錢,從小被寄養在外婆和三姨張玉梅家里……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孩子一定在心里呼喚:媽媽,原諒我離開您!我注定不能陪您到地老天荒,不能給您治病,養老,送終。成長的路上不是一帆風順,病魔就這樣殘酷無情,連相依為命的權利也不給,硬要剝奪這個花季少女的生命。
含辛茹苦,打工養女忙糊口
“媽媽,我上班能掙錢了,你不用再干了,以后我養活您……”張玉梅回憶外甥女張蕊第一次拿工資時對張玉榮說的話,泣不成聲。張蕊5歲時,父親突患腦溢血去世,剩下張玉榮和女兒相依為命。婆家和娘家家境不好,生活艱難。但貧窮、疾病和苦難沒有壓倒這個女漢子,她毅然把女兒寄養在母親和三妹張玉梅家里,奔赴溫州一家服裝廠踩縫紉機掙錢養家糊口。十多年來,張玉榮含辛茹苦,直到張蕊17歲技校畢業外出工作,她仍然辛勤勞作。
“她很淳樸、勤勞,人非常實在,這么多年一個人在外面務工掙錢,吃了很多苦,但從來都沒有向我們訴過苦,娘倆非常樂觀開朗……”該鎮管店村黨支部書記朱席付說。十多年來,身患哮喘病的張玉榮一直在外自力更生,辛苦掙錢。納入貧困戶后,按照政策,每年鎮里都給她們母女倆按時足額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助費,鎮村扶貧干部經常主動電話聯系他們,詢問關心她們的生活和需求。村委會還主動組織人力幫助她們修繕房屋,安裝自來水,便于他們娘倆隨時回家生活。
歲月匆忙客,彈指一揮間。張蕊在外婆和張玉梅的照看下,健康快樂地成長,出落得亭亭玉立。技校畢業后,為了分擔家里的經濟負擔,張蕊選擇在媽媽務工的城市溫州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同媽媽一樣,她每天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得到了客戶及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工資收入也逐漸可觀。她每次勸媽媽別干了,張玉榮總會說“有手有腳的,不干怎么能行,農村人要勤勞致富……”
晴天霹靂,罹患重病急籌款
張蕊的孝順懂事,讓張玉榮倍感欣慰。女兒陪伴在自己身邊的5年,是張玉榮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外債漸漸的還完了,日子一天天好起來,張玉榮也覺得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山衲?月,女兒的一張化驗單——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猶如晴天霹靂,讓她瞬間從云端跌到了谷底,痛不欲生。“她總想多掙一點錢給媽媽看病……”張玉梅哽咽著說。去年春節為了拿一點值班費,張蕊就沒有回家過年,她總說自己感覺很累,連騎自行車上班的力氣都沒有,硬撐著不去醫院檢查身體。
“媽媽,我感覺身體很難受,走路沒有力氣,頭暈,實在撐不住了……”張玉榮哭著告訴筆者,這是張蕊第一次打電話給她。在這之前,張蕊就出現過頭暈、流鼻血的癥狀,張蕊怕媽媽擔心,一直沒有告訴她。4月26日,張玉榮帶著張蕊到浙江省溫州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確診后,當地醫生建議立即住院治療,治療費用至少需要五、六十萬元。
陌生的大城市,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多年來,家庭的貧窮和自身的疾病沒有讓張玉榮停止奮斗,她一個人在溫州樂觀地打工掙錢養家。眼下面對女兒的疾病和高昂的治療費,張玉榮徹底的傷心絕望。從小失去父愛,17歲就出來工作……一幕幕心酸的往事,涌上心頭。張玉榮躲著女兒哭泣,她怕女兒因她傷心而更加傷心加重病情。聽了醫生的建議,張玉榮擦干眼淚,拿出家里僅有的5000元錢,找妹妹東拼西湊籌足3萬元,辦理了入院手續。張玉梅接到噩耗,心急火燎地趕到溫州,她要籌錢救外甥女,哪怕傾家蕩產。
愛女離世,慷慨義舉還捐款
五、六十萬元對于張玉榮的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一籌莫展之際,張蕊的同事告訴她們可以通過“水滴籌”公益籌款平臺來籌集治療資金,張玉梅曾經也在手機上捐款幫助過別人,于是她們決定試一試。“水滴籌”平臺核實后,立即向社會發動捐助。僅6天時間,一萬兩千多名社會愛心人士紛紛解囊,成功籌齊治療費50萬元,并于5月12日足額打入張玉榮賬戶?;I款成功,但治療期間,無奈張蕊病情極度惡化,最終藥石罔效,回天乏術,于6月15日上午10點44分離開人世,從確診住院治療到去世僅僅51天。
籌集的50萬元善款,張蕊治療花去小部分,還剩43萬元,出于孝心,張蕊臨終前,建議三姨張玉梅把愛心人士捐助的沒有用完的善款留給媽媽養老。張玉榮和妹妹張玉梅商量,決定違背女兒的遺愿,再次通過水滴籌平臺,將剩余善款返還給好心人。“再窮也要把錢還給人家,感謝社會各界的好心人,謝謝他們幫助張蕊……”張玉榮哭著說。錢是愛心人士捐助的,如果私吞的話,不僅辜負了“水滴籌”平臺對張蕊的關愛,更對不起幫助過張蕊的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一分也是愛,希望退回去的善款,能夠幫助需要的人,以前那么困難都能自己賺錢把女兒養大,不能拿昧心錢。
從“水滴籌”平臺獲悉,截至目前,剩余的43萬款項已由“水滴籌”平臺經過核算后,按比例全部退還到位,剩余675元無法退還的捐款,“水滴籌”平臺與張玉梅溝通,并向全體捐款人公示無異議后,決定捐助給張蕊的母親張玉榮。“這是平臺目前為止收到捐助退還金額最大的一筆退款,比之前收到的最高退款金額多出了21萬元。”“水滴籌”平臺工作人員感慨地說。
人人都說天堂美,因為天堂里沒有貧窮、疾病和死亡。手握生命,才能真正體會到生命生根拔節的欣喜與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絕望。成長的路上會遇到荊棘與風雨,經歷了太多的生離死別,突然發現,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和珍貴,而張玉榮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善行和義舉同樣詮釋了生命的尊嚴和意義,就像綻放的玫瑰花,一路芬芳,手留余香。